经济日报头版头条:疫情防控与经济增长如何统筹
经济日报 记者 熊 丽 今年上半年,经济经济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日报国内疫情冲击明显,头版头条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面对困难挑战,防控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增长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何统5月份以来经济运行积极变化增多。经济经济 专家认为,日报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加快恢复,头版头条但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疫情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防控要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何统位置。 经济有望恢复性回升 6月份快递日均业务量恢复至3亿件以上,经济经济超去年同期水平;前6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9.46亿吨,同比增长5.5%,日均货物发送量等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纪录;7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2,在传统零售淡季重回扩张区间;6月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双双回升至扩张区间,市场预期改善……多项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正在稳步恢复。 “6月份经济运行呈现边际改善态势,表明稳定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表示,之前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生产明显改善,经济企稳向好。这得益于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课题组近期发布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已开始触底反弹。存量政策全面前置、增量政策不断出台、中央政府强力督导、各级政府部门层层落实,二季度经济正增长、失业率下降的短期政策目标有望实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下半年经济恢复有诸多有利条件。首先,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总体上已进入恢复阶段。随着疫情冲击的消退,稳增长成为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经济回升态势基本形成;其次,稳增长政策落地将加快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并为明年经济增长奠定更好基础。此外,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也积累了更多经验。 “展望下半年,在政策落地和需求回暖的情况下,经济有望实现恢复性回升;在强力政策支持下,有望接近和实现预期目标。”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投资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出口增速有可能进一步加快。 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势调整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坚决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同时,抢抓时间窗口,进一步畅通交通物流,加快实现复工达产,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当前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面临很多新挑战,应根据形势变化,按照再聚焦、加力度、利长远等原则,进一步出台增量政策。 杨伟民表示,疫情还可能会出现反复,疫情防控措施应更加科学精准,进一步明确细化疫情防控政策,给企业和居民稳定预期,各地区不能各行其是、层层加码。 畅通经济循环必须有畅通的物流。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蔡团结表示,将持续巩固拓展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成效,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效稳住经济大盘提供坚强有力的物流保障。 “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魏琪嘉认为,“高效统筹”的关键在于坚持系统观念,运用辩证思维,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从着力点来看,要持续做好民生保障,强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加大助企纾困政策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要聚焦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欧鸿表示,要加快推动各项既定政策落地见效,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扩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切实稳住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魏琪嘉认为,投资方面,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准确把握有效投资的方向和重点,切实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资金,发挥其对扩大有效投资的牵引和撬动作用;消费方面,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全方位带动消费;出口方面,从推动外贸领域保通保畅、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持续发力,继续支持企业用足用好相关政策措施,帮助外贸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今年下半年消费或将出现回暖。”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建议,未来仍然要牢牢把握住扩大消费的战略基点,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着手做好针对性的制度安排。需求端要从促进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改善资源配置、完善税收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合理调节房价、合理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制度安排。供给端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品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市场交易环境、消除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等。 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认为,下半年,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内需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要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全力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保民生。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积极财政政策全力帮助企业纾困和扩大有效投资,货币政策更好发挥结构性功能;进一步发挥投资托底经济的作用,“多箭齐发”助推消费恢复;从供需两端支持合理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王一鸣认为,长期来看,关键是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去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但培育新动能的空间也很大,可从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升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等方面推动经济增长。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朝阳:感染者涉及风险点位,若有交集请立即报告!
- 再释放1500万桶原油储备!美国本周拟公布计划细节 燃油出口禁令“箭在弦上”
- 山东省今年前8个月共出口鸡肉及其制品38.6亿元 同比增长53.4%
- 比亚迪: 看好新能源汽车未来市场 碳酸锂价格高企是短期供需错配
- 幸福人寿四、六股东拟出售股权离场,冻结、质押也要卖!
- 只做选股手艺人?陈光明卸任睿远基金总经理,仍是公司法人、最大个人股东
- 国盛证券:维持科济药业-B买入评级 泽沃基奥仑赛上市申请获受理
- 美媒:美不满欧洲对乌经济援助“迟缓”
- 江铃控股被申请破产审查,危在旦夕?
- 亚马逊云科技在华确立10大重点行业,与英伟达合作“元宇宙”
- 绑定头部新能源车企?中鼎股份再获18.5亿智能底盘大单,累计在手订单超115亿元
- 全球最大无瑕疵钻石将被拍卖 估价约1亿元
- 欧洲气价短线拉涨!俄气警告:将限制途径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
- 两个20CM! 知名游资小鳄鱼豪掷1.71亿鏖战医疗股,都选中了谁?
- 市场低迷,英特尔Mobileye IPO估值缩水约300亿美元
- 中国铁建近期中标项目金额合计598.69亿元
- 道达投资手记: 当前量能不足 探底回升并非企稳
- 锂矿拍卖价又创新高!这类A股公司最高预增51倍
- 云计算下半场|AI+云计算深度融合、抢占工业互联网价值高点,百度智能云“新酒”也有新故事
- 韩网络巨头Kakao大面积故障扰乱用户生活 尹锡悦表态:国家需干预市场垄断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