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开复工强度跟踪情况汇总(截至2022/7/22当周):
2022年,东证度跟稳增长是期货求稳贯穿全年的需求主线,黑色、自下增长踪有色和部分化工品下游涉及了房地产、而上基建、看需制造业等诸多领域,及复其消费情况也能够反映下游终端实际需求的工力变化和市场情绪。截至7月22日当周,东证度跟终端需求复苏有限,期货求稳行业间持续分化,自下增长踪价格下跌导致上游原料供应出现收缩。而上
地产前端:建材表观消费量和成交量略有回升。看需螺纹表需305万吨左右,及复同比降幅在13.24%左右。工力混凝土产量利用率则有小降,东证度跟同比降幅在15%左右。整体来看,近期建材需求依然表现较为疲弱,房建类需求的回升幅度相对比较有限。7月以来商品房成交高频数据快速回落,意味着6月底冲量迹象明显。第二批集中供地招拍挂开始后,土地成交整体有所回升。
地产后端:随着地产政策放松力度加大,、和铝型材需求恢复进程分化。PVC结束了逆周期累库周期,玻璃厂家库存持续超预期累库,累库幅度有所收窄。铝型材开工持续回升,铝棒库存去化,加工费下行。
基建: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发行量整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6月中下旬进入集中发行期,今年新增量基本已经发行完毕。镀锌管和焊管成交量本周小幅回升,但焊管成交仍明显低于二季度水平。近期钢贸商反馈基建类订单尤其是华东地区订单好转。与电线电缆相关的铝杆龙头企业开工率接近打满,近期部分企业多生产一些铝合金线缆用于中高压电网订单及农网改造。
制造业:钢材方面,上海复工后,板材消费量的恢复速度一般。微观调研显示,制造业供应链仍有去库存的问题,外需近期仍处于偏弱的格局。方面,全钢胎开工率环比降幅较大,半钢胎开工率小幅下降。
★风险提示:
政策端变化或大宗商品价格异动对下游需求产生明显扰动。
1、下游开复工力度跟踪主要情况汇总(截至2022/7/22当周)
2022年,稳增长是贯穿全年的需求主线。自2021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增长要求后,商品市场逐渐开始交易需求修复的预期。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了2022年GDP增长5.5%的目标,超出了此前市场的一致预期。那么,从政策预期到落地再到需求的回升,实际节奏和力度如何也会影响市场下一步的交易逻辑和预期。
从商品市场看,黑色、有色和部分化工品下游涉及了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等诸多领域,其消费情况也能够反映下游终端实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情绪。我们也试图通过工业品消费和需求的角度自下而上反映需求启动的速度和力度。
六月以来,多数下游终端都进入节后开工、复工的阶段。工业品终端消费恢复有限,与六月末冲量数据相比,7月22日当周终端消费复苏有限,行业间持续分化。政策对于实际需求的拉动力度尚不明显。同时,多数下游行业仍反馈资金偏紧、回款较差,价格下跌导致上游原料供应出现收缩。总体来看,制造业需求好于建筑业,建筑业中,基建整体好于地产,地产后周期好于前端。具体来看:
地产前端:本周建材表观消费量和成交量略有回升。截至7月22日当周,螺纹表需305万吨左右,同比降幅在13.24%左右。混凝土产量利用率则有小降,同比降幅在15%左右。整体来看,近期建材需求依然表现较为疲弱,房建类需求的回升幅度相对比较有限。此外,进入7月后,商品房成交高频数据快速回落,尤其是青岛等前期成交高涨的城市出现明显的降幅,也意味着6月底冲量迹象明显。第二批集中供地招拍挂开始后,土地成交整体有所回升。
地产后端:随着地产政策放松力度加大,PVC、玻璃和铝型材需求恢复进程分化。随着价格跌到上游成本附近,且绝对价格进入历史偏低水平,下游开始补库,PVC结束了逆周期累库周期。玻璃厂家库存持续超预期累库,累库幅度有所收窄。高库存压力下,近期玻璃在产日熔量有所下降。供给端缩量并未支撑玻璃价格。铝型材开工持续回升,铝棒库存去化,加工费下行。
基建: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发行量整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6月中下旬进入集中发行期,今年新增量基本已经发行完毕。六大重点企业新签基建类合同金额自2021年4季度开始回升。镀锌管和焊管成交量本周小幅回升,但焊管成交仍明显低于二季度水平。近期钢贸商反馈基建类订单尤其是华东地区订单好转。与电线电缆相关的精铝杆龙头企业开工率接近打满,近期部分企业多生产一些铝合金线缆用于中高压电网订单及农网改造。
制造业:钢材方面,上海复工后,板材消费量的恢复速度一般。微观调研显示,制造业供应链仍有去库存的问题,外需近期仍处于偏弱的格局。橡胶方面,全钢胎开工率环比降幅较大,半钢胎开工率小幅下降。近期全钢轮胎企业出货速度放缓,成品胎高库存压力下,部分企业适当调整排产,周内部分全钢胎企业安排3-5天的常规检修,从而拖累全钢胎开工率下行。
2、下游需求跟踪主要指标及情况详情
2.1、地产前端:建材需求平台波动,高频销售快速回落
本周螺纹表需和建材成交量小幅温和回升,但仍处于此前的平台波动。截至7月22日当周,Mysteel周度表观消费量305万吨附近,较去年同期降幅13.24%。在市场情绪缓和后,需求略有温和回升,但幅度有限。高温天气下需求的季节性偏淡,加上资金压力,房建需求的释放依然比较一般。从平均水平看,疫情后螺纹表需并没有平台上移,依然在前期的平台附近波动。本周建材成交量也同样略有回升,7月22日当周平均建材成交量,16.28万吨,同比降幅收窄至12%。
本周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则再度小降,从华东地区看,疫情后整体呈现温和回升的态势。7月22日当周,全国混凝土产量较去年阳历同期的降幅在15.31%左右,同比降幅依然较大。分区域看,本周各地区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多数小降,平均近几周情况看,疫情后需求恢复的情况依然相对一般,同样没有明显复苏迹象。从同比角度看,除西南、东北地区外,各区域混凝土的产能利用率均仍低于去年同期,华南地区与去年同期的同比差距较大。总结来看,疫情后实际需求的回补比较有限,加之地产需求回落和季节性因素,对于建材需求的抑制仍存。
进入7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快速回落。土地成交环比有所改善,但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土地成交方面, 1-6月300城住宅类(含商住)成交用地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降55.42%,推出地块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降43.47%。从300城土地周度数据来看,第二批集中供地开始陆续进入拍卖阶段,成交逐渐有所改善,但与去年集中供地期间的成交量仍无法同日而语。7月以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快速回落,尤其是此前表现突出的青岛等城市开始快速回落,也意味着6月底冲量的影响很大,持续性存疑。由于基数的下降,本周高频成交同比降幅收窄,一二线和三线城市表现依然明显分化。截至7月22日,30个大中城市年累计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4.42%,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下滑30.78%,三线城市同比下降45.56%。7月16日-7月22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降幅31.06%,其中一二线同比下降24.63%,三线同比降50.46%。
2.2、地产后周期:地产政策放松,细分行业边际分化
与地产后周期相关的大宗商品主要涉及PVC、玻璃和铝。整体来看,节后地产后周期需求目前也依然弱于去年同期,但表现好于前端。
PVC方面,7月22日当周PVC库存打破了从5月底开始持续了接近2个月的反季节性累库的局面,终于实现了去库。但细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并非是终端需求出现了明显改善所致,可能更多还是源于下游的主动补库。
PVC从6月上旬至今,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下跌了超过30%,在此期间下游呈现出主动去库存的状态,采买意愿极低。而随着价格跌到上游成本附近,且绝对价格进入历史偏低水平,下游出现了主动补库的迹象。这使得PVC的库存终于能有所去化。但这种主动补库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整体来看,当前下游终端需求仍未见明显好转,但短期低价格刺激出的投机性需求使得PVC供需平衡表出现了短暂的改善,但其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玻璃方面,上周玻璃厂家库存继续累积,累库幅度有所收窄。目前玻璃厂家持续累库时间已经超出市场预期,厂家库存明显高于往年同期。高库存压力下,近期玻璃在产日熔量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供给端有所缩量,但玻璃价格走势仍较为疲软。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需求启动不佳。当前资金偏紧叠加南方梅雨天气,玻璃终端需求短期也难有明显好转。此外,近期全国断供潮消息持续发酵,对市场信心打压较大。当前市场各参与主体信心缺失,虽然地产利好政策频出,但重塑信心需要时间,地产基本面修复预计会是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在房企资金面有所改善前,玻璃需求预计难有明显起色。
铝:上周国内铝型材规模企业开工率环比小幅上涨0.1%至69.1%。铝棒库存小幅去化,较上周减少0.35万吨至11万吨,铝棒加工费出现大幅下行,较上周下跌89元至450元/吨。目前正值型材消费淡季,短期型材的修复力度非常有限,甚至有企业反应订单环比减少,企业以稳定固有客户为主,新增订单不足,部分建材企业努力降低成本,如增加废铝熔铸替代外采棒,部分企业寻求出口机会或转做工业型材,预计国内消费或进一步下滑。近期随着海运费的上行以及外需走弱,出口订单环比出现减量。
2.3、基建:专项债发行速度较快,关注需求持续性
宏观及中观层面,截至7月22日当周,各省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量累计3.46万亿元。6月中下旬专项债进入集中发行期,7月22日当周新增发行194亿元。截至目前全年计划新增发行量基本已经发行完毕。
微观层面,从工业品需求视角,带钢、以及锌的下游焊管和镀锌管有较大比例用于建筑脚手架,体现相关基建的施工需求。铜材和铝材多用于电线、电缆领域,能够比较直接反映电网投资需求,另外,锌及其下游镀锌板卷有较大比例用于交通运输等传统基建和部分新基建。
本周钢管成交量再度有所回升。1月份镀锌管产量高于过去几年水平,库存处于低位,也意味着下游终端的采购需求比较旺盛。本周Mysteel管材成交量均有所回升,不过焊管成交量的整体低于4-5月份水平。焊管基本用于建筑类脚手架,镀锌管用于盘扣脚手架的比例也比较大。近期钢价的下跌导致市场情绪明显偏谨慎,需关注管材成交量的下降是否持续。
部分直发基建终端的钢贸商反馈,近期基建类订单和需求有相对明显的释放,存量项目复工和新开工项目均有,也是相对有亮点的钢材需求下游。华东地区基建订单的释放也相对较好。加之四季度仍有增量资金的预期,预计后续基建需求仍有支撑。
铝:上周国内铝线缆龙头企业开工率维持在58%左右。铝价大跌的情况下,国网及终端客户拿货意愿降低,线缆目前按照订单进行生产。6月行业订单消耗完毕之后,新增订单多集中在8月交付,近期已经有部分企业订单临近交期,龙头企业开工率接近打满。近期部分企业多生产一些铝合金线缆用于中高压电网订单及农网改造。不过短期江浙沪地区气温很高,后续可能会出现高温轮岗的情况,进而对开工造成影响。
锌方面,终端下游约33%直接对应基建相关领域,其中又以各类镀锌钢材在新老基建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上周样本钢厂镀锌板卷周产量环比续降,为84.2万吨,库存增至179.7万吨,数据显示镀锌板生产消费环比继续转弱,主因终端项目开工受限于高温天气而环比回落。此外,据调研了解,当前终端消费尚未明显改善,在此情况下,尽管原材料价格企稳利于生产企业利润修复,但企业现阶段仍优先消化成品库存,预计短期内国内镀锌产量改善幅度有限。分板块而言,近期新老基建相关的领域订单表现尚佳,如老基建中的镀锌铁塔新订单陆续释放,同时生产企业对新基建中的光伏支架未来订单情况也给予了较高期待,后续关注基建发力对相关领域订单的改善幅度。
2.4、制造业:行业表现分化,关注疫情后需求恢复
商品层面,钢材中的板材、铜等有色金属、橡胶的下游涉及了汽车、家电、机械、重卡等制造业行业。
钢材视角来看,上海复工以来,卷板需求整体比较一般,库存压力依然偏大。7月22日当周,卷板表需整体环比略有回升,但幅度有限。而从微观调研显示,制造业实际恢复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汽车销售虽然环比修复的速度较快,但渠道库存依然偏高,整车库存有待消化,近期还难以出现原材料的采购补库。家电需求则更为清淡,尤其是外需下降幅度较大,家电厂商排单普遍有大幅的同比下滑。此外,近期钢材外需持续疲弱,出口接单整体仍维持清淡。海外钢价略有反弹,关注持续性。
橡胶方面:上周国内全钢胎开工率环比降幅较大,半钢胎开工率小幅下降。近期全钢轮胎企业出货速度放缓,成品胎高库存压力下,部分企业适当调整排产,周内部分全钢胎企业安排3-5天的常规检修,从而拖累全钢胎开工率下行。目前国内全钢胎开工率仍偏低运行。公路货运量不足、运费低迷、政策刺激后重卡新车保有量过高等现象持续存在,对国内重卡新增需求构成明显压制,也拖累了卡客车配套胎需求;环保限产、疫情等因素冲击下,国内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的公路运输需求不足,导致卡客车替换胎市场需求减弱。当前国内多地疫情仍有反复,物流运输和居民出行均受到一定影响。下周轮胎企业开工率或将继续走低,主要是部分企业成品胎高库存压力较大,月底存在检修计划,对后续整体开工将形成拖累。
顶: 855踩: 99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