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区域供应链 日本电池材料供应商拟翻倍增加海外产能
财联社(上海,瞄准编辑 史正丞)讯,区域据《日经新闻》周一报道,链日料供多家日本电池材料生产商都有前往欧美地区设厂或扩大产能的本电倍增计划。这也反映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电动车视为重要行业后,池材产业链格局正在发生的应商演变。
根据报道,拟翻三菱化学有意投资“数十亿日元”(数千万美元)于欧美国家,加海旨在2023年将电池电解液的外产产能翻一倍。具体来说,瞄准三菱准备把美国工厂电解液产能翻倍至3.4万吨,区域这也将超过公司在日本本土目前2.6万吨的链日料供生产能力,与此同时,本电倍增三菱也有计划将英国工厂电解液产能翻倍至2万吨。池材
简单来说,应商市场上常见的电动车锂电池大致由正极和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和隔膜四个关键部分组成。作为电动车电池生产领域的主要供应商,日本厂商在这四大关键材料的市场份额大致在10-30%之间。考虑到他们的客户更加倾向于寻找本地区的供应商,日本厂商也不得不加大欧美地区的投资。
除了三菱化学外,东海碳素(Tokai Carbon)也有意将欧洲地区的石墨产能提升至每年3万吨,作为电池负极的原材料,这部分产能约能供应60万辆电动车。东海碳素目前大约供应全球1%的负极材料,优先扩大欧洲地区产能也是该公司争夺全球市场的战略。
正极材料供应商住友金矿也正积极在美国寻址建设工厂,这家公司此前仅在日本生产,但考虑到2030年前产量翻三倍的目标,公司正在考虑将部分产能放到海外。
全球第二大隔膜生产商旭化成也在试图拓展公司位于欧美地区的产能。在公司未来年产30亿平方米电池隔膜的规划中,新增投资将聚焦于海外产能。
根据IEA的预期,美国和欧洲地区将占到全球电动车电池需求的四成,此外中国市场预期将独自占到三成。考虑到目前全世界接近七成的锂电池原材料都依靠中国生产,欧美电动车产业链的增量将会是日本厂商争取市场份额的最佳机会。
此外,新冠疫情期间的供应链中断问题也令车厂意识到单一市场供应的风险。目前许多日本电池材料供应商的生产设施基本都在本土,扩大欧美地区的产能也能增强供应链体系的韧性。
相关文章:
- 两部门:加快修订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
- 德国央行行长呼吁12月“强力”加息并在明年初启动缩表
- 最高500亿!万科拟新增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多家民企融资落地,“三箭”叠加助力房企融资改善
- 午评: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硅铁、菜籽油跌超2%,橡胶涨超3%
- 暑期档票房破91亿元:《隐入尘烟》出圈成黑马,80后观众被调侃为“老人”
- 壹九传媒四闯港交所:“马先生”贡献四成营收,毛利率超54%
- 佛山市消委会测评10款便携式充电枪,奥睿科CD16、科德森KA161G、中航光电CPA0-16-220-C1R-01等7样品未达
- 港中旅拟以1.25亿元转让苏州姑苏饭店100%股权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金融湾已初具未来新兴金融中心雏形
- 中铝集团总会计师叶国华:建议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