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媒体解读十种世界末日论
【西班牙《阿贝赛报》10月23日文章】题:10种从科学角度最靠谱的西班世界末日(作者迭戈·卡萨多) 曾有一个美国人预言2011年10月21日将是世界末日,既然今天我们还活着,牙媒那不如从科学角度来看看最靠谱的体解世界末日到底是因何发生,什么时候会到来。读种 地球毁灭导致的世界世界末日 1.宇宙毁灭(37亿年内)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个科研小组向被广泛接受的宇宙膨胀论发起挑战,认为宇宙也有终结的末日时刻。这些科学家在最近公布的西班一份科研报告中指出,宇宙在未来37亿年内毁灭的牙媒可能性高达50%。 2.太阳变成红巨星(50亿-60亿年内)在未来50亿至60亿年内,体解太阳的读种氢氦聚变将结束,它也将膨胀为一颗“红巨星”,世界再过约6亿年后,末日“红巨星”周围的西班氪核蒸发,坍缩为一颗白矮星,牙媒可能会吞噬掉离其最近的体解水星、金星和地球。 3.行星撞击(时间不定)每天都有无数星体在靠近地球,但其中大部分都因为体积太小,还没来得及碰撞地球就在和大气层的接触中灰飞烟灭了。不过,科学界部分理论认为,地球5个生物大灭绝事件皆因大陨石撞地球。其中包括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和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二叠纪生物大灭绝,2.5亿年前有超过90%的生物在二叠纪时期灭绝。 彗星的碰撞尽管几率很小,却更为致命。最近一颗靠近地球的彗星是2010年10月发现的“叶列宁”。2011年10月16日它以3500万公里的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目前还无法预知任何星体碰撞地球的具体时间,但美国航天局已经列出了一张存在这种可能的彗星清单,并对其中最不“安分”的一些彗星进行着实时追踪和状态更新。 生命消失导致的世界末日 4.气候变化(据联合国预测,冰川可能在2350年消失)一些研究警告称,由人类活动或自然环境引发的气候突变或将打破地球的微妙平衡,使大气中的有毒气体浓度提高,直至人类无法呼吸的水平。包括詹姆斯·汉森在内的一些专家更进一步认为,因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将使地球变成一个像金星那样死气沉沉的星球。 5.外来攻击(时间不定)卡尔·萨根和斯蒂芬·霍金等认为地球终将遭遇外来星球生物的理论为很多人津津乐道,尽管这种可能性目前来看遥不可及。而这些外来生物出于敌意,利用其技术优势掌控地球的说法更是无从考证,但这却是文学和影视作品里最受青睐的末日可能之一。 6.超级火山爆发(每10万年一次)约7.3万年前,苏门答腊多巴岛一座超级火山爆发形成的大量火山灰摧毁了距其数千公里的森林,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遮天蔽日的冰河时代,整个地球的温度降低了约16摄氏度。 科学家帕特丽夏·格雷格在近日公布的一项有关超级火山成因的研究中指出:“除了陨石撞击外,这些超级火山的喷发或将成为地球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威胁。” 7.机器人进攻(时间不定)人类研发能够自主思考、比人类更具智慧并有能力自我复制的机器人或将导致机器人反客为主、掀起革命。“国际人工智能促进协会”组织还试图就机器人自主能力限制的问题召开研讨会。 小型机器人同样也存在威胁,纳米技术的运用将使其能力更强且难以控制或更具“免疫力”,因此杀伤力也变得更强。很多纳米技术研究组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控制深表担忧,而针对这类技术的相关法规也在不断变化。 人类消失导致的世界末日 8.在战争中自我毁灭(根据“末日之钟”,我们离毁灭还有6分钟)在冷战期间,根据“相互确保摧毁”学说,一场核大战绝对能够消灭所有人类。当今世界很多强国都拥有足够毁灭人类文明的核武器,或至少导致“核冬天”的到来,多数人都难以幸存。 尽管目前全球各国都在裁军,但也有不计其数的国家试图通过获得核武器来保障其政权稳固。芝加哥大学在1947年打造了“末日之钟”,当午夜的钟声敲响时,世界末日就来临了。“末日之钟”从23点53分开始计时,1991年曾拨慢至23点43分,目前停在23点54分。 9.全球性流行病大暴发(时间不定)人类曾经在6世纪和14世纪经历过大瘟疫,导致人口锐减。某种常见疾病出现的特强毒株或变异导致的病毒或细菌大量传播也许将对人类的存在构成重大威胁,甚至带来灭绝。 近年来,还出现了有关来自外太空的病毒影响地球的猜测,美国甚至曾立法推动达成应对这一可能的协议。不过这一法令已被废除,也不再有人关注这一威胁。 10.超级大海啸(时间不定)流星的撞击或地壳运动都可能在地球引发一场浪高数千米的超级大海啸。8000年前埃特纳火山喷发曾导致了较小规模的“超级海啸”,地中海沿岸的所有文明都毁于一旦。 尽管超级大海啸将掀起巨浪,但结束人类文明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其影响取决于在地球各处海洋扩张的程度。有专家将这类大海啸的初始波定在西班牙大加那利岛拉斯帕尔马斯,初始浪高为1000米左右,到达美国沿海将会降至50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聘任电商总经理,丸美“补课”线上
- 芬俄两国总统通话 普京:芬兰放弃军事中立是个错误
- 黄奇帆:金融部门不能“谈煤色变”,要立足国情发展服务绿色转型的融资体系
- 国企董事长沉迷古玩:收贿达1000余万元,先后收藏古玩700多件
- 违法买卖股票 国海证券前90后投资顾问收罚单
- 尧都农商银行2021年净利大降41.68% 超四成股权遭质押
- 俄企暂停向芬兰供电
- 盛松成:头部民营房企风险仍然在继续,二季度大量美元债到期成风险点
- 中天策略:11月23日市场分析
- 早盘期货涨跌参半:焦煤、沪银、沪镍、沪锡跌超2% 燃料油、乙二醇涨超2%
- 目前北京共有高风险地区15个、中风险地区31个
- 新西兰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 “取消公摊面积”喜提首个官方层面回应 专家:公摊面积对定价结果影响不大
- 黄奇帆:人民币锚定美元绝非长久之计
- 央行一季度开出7张拒收现金罚单:3家保险公司被罚
- 长方集团谜之操作:业绩连续四年亏损,子公司却“隐瞒”1.68亿销售返利款
- 油脂油料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正当时
- 字节吃不饱,新茶饮来凑?
- 共守美好家园 | 银保监会:加快构建多灾因巨灾保险体系
- 【育儿问答】一岁三个月一口饭都喂不进去怎么办?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