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我国公路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居世界前列
在今天(25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交通基础居世界前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表示,运输党的部国十八大以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居世界前列,公路规模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设施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网络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交通基础居世界前 2013年发布的运输国家公路网规划,提出到2030年,部国我国国家公路网总规模约40万公里,公路规模其中,设施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总规模分别为13.6万公里和26.5万公里。网络经过各方努力,交通基础居世界前截至2021年底,运输国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1.7万公里,部国普通国道通车里程25.77万公里,完成比例分别达到85%和96.5%。 一是网络覆盖更加广泛。目前,以国家高速公路为主体的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覆盖了98.8%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连接了全国约88%的县级行政区和约95%的人口;普通国道基本覆盖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和常年开通的边境口岸,有效连接了重要乡镇、产业园区、交通枢纽以及旅游景区等。 二是设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到2021年底,国家高速公路中双向六车道及以上的路段占比达20.9%,京哈、京沪、京港澳、沈海、沪昆等国家高速公路的大量繁忙路段实施扩容改造,国家公路骨干通道服务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国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占比达79.6%,比2013年提高了约10%;98%以上的路面实现了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铺装,比2013年提高了约13%。 三是重大工程持续推进。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开通运营,成为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跨海工程。穿越沙漠戈壁无人区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成为继连霍高速后又一条进出疆大通道。超过22公里的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天山胜利隧道开工建设,不断刷新高速公路隧道世界纪录。 四是技术创新实现突破。以数字化地图、地质遥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北斗系统应用等为代表的公路勘察设计技术持续进步。软土、黄土、冻土以及沙漠地区公路修筑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公路路面结构和材料技术经受住了时间和大交通量的双重检验。超大跨径桥梁以及山岭区超长隧道、海底沉管隧道、大直径盾构隧道等相关技术和装备不断取得突破,“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隧”已成为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总台央视记者 唐颖)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金融如何支持乡村振兴:消除数字鸿沟、金融服务要更精准化
- 英吉利海峡隧道铁路发生故障,数百名乘客滞留隧道5小时
- 亚行将向蒙古国提供1亿美元反周期贷款支持
- 中国证监会:保留中概股在美上市 对投资者有利、对上市公司有利、对中美双方都有利
- 央企加持,远洋集团还是亏了10个亿
- 8月25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韩媒热议中韩建交30周年,感慨两国经贸合作开创“双赢时代”
- iPhone初代并不是在9月发布 关于苹果的三个冷知识
- 高盛:明年Q2美联储或将暂停加息 铜等大宗商品将获提振
- 多方挖潜 体育消费持续升温
- RIO卖不动了?百润股份2022中报净利大降超40%
- “美股动荡还没结束!” 瑞银:要想美联储停手 需要达到这个条件
- 中国视角的固定收益ESG投资初探
- 高温限电下的川渝电动车主:充电桩成新型社交货币
- 中央网信办:推进“IPv6+”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
- 鲍威尔:过早放松货币政策有风险 高利率要维持一段时间
- 大量捕捞野生田螺,4人被刑拘→
- 热了这么久,为啥不能人工多增点儿雨
- 贬值迅猛,韩元要步日元后尘?
- 协同供应链 光伏业严查恶性竞争及垄断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