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险报
本报记者 王小波
“我很久没去银行打存折了,金融活水里面的家门钱还有吗?”
“去银行取一次钱,要两个小时才能到,口特好远啊。色支”
“家里经营鱼塘,行服兴近几年收益好,村振想把鱼塘扩建,金融活水没有抵押物,家门能从银行贷到款吗?口特”
几年前,在金融基础设施较薄弱的色支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官圩镇,这些村民们的行服兴心声实在单纯又让人难以忘记。
2021年3月8日,村振在广东银保监局、金融活水肇庆银保监分局的家门推动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德庆县官圩乡村振兴特色支行(以下简称“特色支行”)正式更名成立。口特
特色支行成立一年来,监管部门、银行机构都做了啥?“金融活水”流到村民家门口了吗?
监管发力“扶智、扶志、扶质”
德庆县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乡村振兴工作联络点,其中官圩镇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推动乡村振兴特色支行成立后,广东银保监局及时部署、加强指导,肇庆银保监分局马不停蹄抓协调、趁热打铁抓推进,通过印发指导意见、加强走访督导等方式,强化监管引领,力争以特色支行设立为契机,把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据了解,肇庆银保监分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强化政策指导“扶”智慧、深入走访调研“扶”思想、加强部门联动“扶”工作质效,为特色支行提供特色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打下了基础。
特色支行成立后,肇庆银保监分局专门印发了专项工作指导意见,创新提出健全“产品体系”“客户体系”“信用评级体系”三大体系,要求特色支行加强创新,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适配性;与此同时,该分局还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联合德庆县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局等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德庆县官圩镇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提出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探索设立农业政策性产业基金等十项措施,确保乡村振兴服务全覆盖。
目前,特色支行金融服务已覆盖了官圩镇177个自然村、超4万人,并通过“四有”——有专门机构、有专业人员、有定制产品、有机制保障,为当地提供了多元化特色金融服务。
特色金融提升服务质效
“截至2022年3月末,特色支行已投放信贷8028万元,较成立前投入增幅132%,其中信用贷款1942万元,实现零的突破。”据特色支行负责人介绍,支行运行一年以来,围绕一个“特”字,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机制保障、产品创新、优化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推动乡村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据了解,特色支行制定了特色金融服务工作实施细则,并增配3名专业工作人员,为特色金融服务提供了专业场所、专项机制保障、专业人员等系列基础保障。
“我住在农村,没有抵押物,也没有担保人,前几天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登记了信息成为信用户,没想到这么快就给我发放了3万元贷款。”官圩镇村民李先生在当地承包了20亩鱼塘养鱼,他说这笔钱真是“及时雨”。
据了解,特色支行因地制宜创建了信用评级新模式,如在原信用评级体系中创新增加了社会关系、自有住宅(含宅基地)、保险保障等评分内容,侧重考量客户的社会信用情况、风险保障情况等,构建更适合乡村的信用评级模式;更加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官圩镇23个行政村全部成功创建信用村。
在此基础上,特色支行推出了3000万元的乡村振兴贷专项产品额度,还创新推出产业振兴贷、农业产业链贷、乡村工匠贷等信贷金融产品24款,使金融产品更接地气。
“特供服务”加速乡村振兴
据记者了解,特色支行不仅有特色金融产品,还为当地村民提供“特供服务”——
在官圩镇偏远的行政村,特色支行开设了助农取款点6个,建成金融服务驿站,100%覆盖金融空白点,累计服务乡村人民超900人次,取款金额累计超过83万元,解决了困扰当地村民取款难问题,真正让“金融活水”流到村民家门口。
“现在我在家门口就可以取到养老金了。”官圩镇沙旁村70岁的李婆婆指着特色支行金融服务驿站笑着说。
特色支行的另一个“特供服务”是深入开展“融资+融智”“银行+邮政”,深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叠加效应。
特色支行联合人社局,结合创业创富大赛活动,设立创业创富圆梦基地。该基地通过定期金融政策和相关技能培训,为当地农民创业提供“融智”支持,目前已开展了4期培训。
“学了创业和金融知识,还在家门口得到了银行的支持。”官圩镇返乡创业青年潘海佳告诉记者,他两年前从外地回到官圩镇种植黄皮,近期有扩大种植面积的计划,但缺乏资金,又担心融资成本高。潘海佳在一次圆梦基地培训中获悉,可以申请青年创业贴息贷款,经贴息后自己只需承担0.65%的年利率,他立即申请并成功获得低成本贷款。
依托中国邮政的网点优势,特色支行充分发挥邮银合作优势,在金融服务、农村电商、寄递物流、公共服务和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联合县供销社打造“邮储银行乡村振兴贷+供销优农平台+邮政电商物流”特色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精准性。目前,特色支行已合作发放助农贷款510万元,在官圩镇行政村铺设了寄取快递点18个,助力村民创业创富。
顶: 62676踩: 5721
评论专区